1914年7月28日,因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一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波及亚、欧、美三大洲数十个国家15亿人,伤亡人员近3000万,经济损失多达3400亿美元。
对于这次主战场在欧洲的世界大战,孙中山先生有着自己的思考。关于中国是否参战问题,他先后经历了“中立利用”、“反对参战”、“被迫参战”的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中立利用 借日倒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日,时值孙中山先生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之时。在英、法、美、德、意、俄等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厮杀正酣,无暇理会亚洲事务时候,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是否参战问题,持“中立利用”的态度。他认为,这是推翻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好时机,因此,他主张在大战中保持中立,并借日本的力量打倒袁世凯。
1914年7月8日,由孙中山先生主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日本东京成立,此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仅差20日。在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大会上,孙中山先生告谕中华革命党党员“将来世界战争, 必是黄白人种之争,我希望不要只谈中国或日本之一国和平,要谋求东亚之和平。”同年8月27日,孙中山走访日本政界要员犬养毅, 与之谈世界大势,再次表示:东亚问题之解决,归根结蒂在于人种问题。黄种人应团结对抗白种人,并称:“刻下欧洲大乱确为中国空前绝后之良机。此时若在中国内地发生动乱,必给日本带来绝大好处,为此日本政府务必支援中国革命。”
犬养毅照
“反对参战 借机建设”
1916年下半年,因北洋军阀大头领袁世凯离世,北洋军四分五裂;西方列强忙于大战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到来的政治、经济上大好时机,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是否参战问题,有了一定转变。他认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从事实业建设,因此坚决反对中国参战。
1917年3月9日,孙中山先生曾致电北京国民政府参议院、众议院就中国是否参战问题公开持反对意见。在电文中,孙中山先生一再对中国参展引发的问题表示担忧,他认为中国如果贸然加入一战,会产生“排外之盲动”、“回教徒离叛”两种危险,这两种危险会导致“中国大乱,危亡指日可见”。
1917年5月,孙中山先生又写成《中国存亡问题》一文,再次就中国参战问题表态。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性质的战争,是一场世界强国弱肉强食的战争,中国国力弱小,不宜卷入其中。就参战得到的一些利益,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获得。中国不应该冒险参战,而是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改革内政、奖励农业、工业发展,推动交通建设上。
广州军政府大门
“被迫参战 维护国权”
1917年下半年,由于美国的参战、同盟国阵营败象已显、北京国民政府正式向同盟国宣战等多方面原因,孙中山先生出于维护战后中国权益,维护国家体面的考虑,再一次转变了对中国是否参战的看法。
1917年8 月14 日在北京国民政府对德宣战的当天,孙中山就向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海因策尔曼透露了与美国一道向德宣战的意向。9月7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助手胡汉民又奉孙中山之命再次和海因策尔曼商谈请其把军政府(孙中山先生当时掌控的南方革命政权)向德国宣战的意向通知美国政府并望美国给予财政援助。
9月26日,南方军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布告曰:“迩者段祺瑞矫托大总统命令,擅组政府,对于德奥实行宣战。揆之国法,自属不合,按之事实,我国之与德奥实已处于敌对地位……解决内政与国际战争,本属两事,既经国会非常会议议决承认交战状态,本军政府自应依议执行,对德奥两国,一切依据战时国际法办理。”
参考文献:
1.段云章:《孙中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史研究》,1991年01期。
2.陈剑敏:《由反对到赞成——孙中山对中国参加一战的反应》,《兰台世界》,2013年25期。
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8月第一版。
4.图片来自网络。